“最开心的,是儿子回乡和我一块种田了。种田有赚头也能吸引年轻人!”丁沟镇农机示范大户韩开洪感觉有奔头,今年机插秧1400多亩地,计划再买一台高性能插秧机。“高大上”的农机装备如同强有力的翅膀,引领江都现代农业展翅高飞,目前我区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高达95.1%,在全省名列前茅,每年促进江都农民增收过亿元。
政策扶持,给力
2016年以来,我区聚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农机化投入达4.5亿元,创历史新高。2015至2017年,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标准明显下调的政策背景下,全区利用购机补贴资金位次从全省第28位,跃增至第8位。2018年,江都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95.1%,超过省考核目标值15个百分点。
“在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中,我区重点聚焦机插秧短板,实行四项区级奖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相平介绍,对创建达标镇,予以12元/亩专项奖补;对育秧主体,补助1200-2000元/亩配套物资;对服务主体,予以5000元/台新购乘坐式插秧机作业奖补;对种植主体,予以20元/亩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作业奖补。
针对烘干用地难,区政府早在2015年就在全省首家研究出台县级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实施细则,已累计帮扶158户主体完成708亩设施农用地备案登记,建成烘干点134个,装机总吨位1.26万吨。
技术培训,到位
“水泥地上育秧,省工节本,管理方便,育出的秧苗刮刮叫。”3月中旬,一场旱地育秧培训在真武镇农技学校开班。参加培训的农机大户殷永军说,他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工厂化”育秧培训,从当初不想学,到现在传帮带,越来越体会到种田还要靠科技。
从农机操作考证,到职工农民上岗培训,我区各类农机、农艺技术培训贯穿全年,每年开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2800余人次;农机、农技人员“走出去、请进来”,推广稻麦种植、植保、烘干等新技术、新装备,促推水稻旱地微喷灌育秧和小麦精量机条播技术,给农民带来好收成。据统计,全程机械化每年可直接促进江都农民增收过亿元。
大户带动,走起
春耕季节,不少大户来到武坚镇金麦穗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取经,观摩800多万元的高端全自动精米线生产线,纷纷为江都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点赞。从2016年起,金麦穗农机合作社以“农业企业+农户”为架构,相继投入1000多万元购买种植、植保、烘干等农业机械,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成省农机示范合作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像金麦穗一样,一批新型主体逐步成长为具有较强投入能力和示范效应的农机化发展新引擎。我区相继培育农机示范社4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1个、市级22个;装备资产50万元以上规模大户219个;省级示范社列全省第二,规模大户居扬州首位。
“去年我家购买了两架小型无人机,每台每天可以作业400多亩,看到作业轻便,效率高,不少大户也跟着买。”小纪镇高徐村家庭农场主陈庆才说,今年小纪镇已有无人机11架,稻麦植保正迎来飞防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