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首页 > 市县工作 > 正文
昆山: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再提速”
时间:2019-07-08 来源: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关闭本页

一是耕整及收获机械保有量稳步提升。全市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226台,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566台,其中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数量突破130台,配套农具166台套,较2015年实现翻番,耕整及收获机械不断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在提升装备数量与性能的同时,示范应用宽幅作业、激光平地、自动驾驶等先进高效技术,引进筑埂机、翻转犁等先进装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动力。

二是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探索水稻工厂化育秧模式,推进巴城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建设,通过采用智能化减人工育秧播种流水线实现水稻浸种、催芽、脱水、自动上盘、自动上土、洒水、播种、覆土、码盘流水作业,采用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实现水稻育秧自动洒水和生长环境物联网监控,切实在水稻育秧环节实现智能化、减人工、减劳动强度。目前,育秧中心主体框架搭建接近完工,智能化减人工育秧播种流水线和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稳中有进。加快发展机械化育秧流水线、硬地集中育秧、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侧深施肥插秧机、自动驾驶插秧机等新技术新装备,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等方式,在提升水稻机插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机手操作水平和机插作业质量,切实巩固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成果。实施水稻侧深施肥、规模化育插秧作业补贴,对开展规模化育秧、使用配套农用挂车、乘坐式插秧机、侧深施肥插秧机作业等均有奖补,提升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四是高效植保机械化应用不断创新。重点推广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鼓励引导新型合作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使用,示范县创建以来累计新增此类机械40余台,全市保有量达50台。积极探索“飞防植保”路子,鼓励“飞防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昆山龙智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实施高性能植保作业补贴,对采用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进行作业补贴,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作物植保环节作业效率和机械化装备水平。

五是产地烘干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昆山市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农业园区)为载体,按照“市级主管,镇级主建,合作运营,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进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产粮食产地烘干中心14处,覆盖全部粮食主产区,另有6个烘干中心处于建设阶段,全部建成后全市产地烘干中心批次烘干能力将超过1700吨,以往各区镇晒粮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应对。同时,加强粮食烘干机的技术培训,制定烘干机维护保养与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烘干设施安全、高效运营。

六是“全程不落地”建设初具成效。在做好粮食生产六大环节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同时,立足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大力推进“全程不落地”粮食烘干集成精米加工中心建设,开发水稻生产全过程无缝转运、自动控制的标准化流水线,实现水稻种植-管理-收割-烘干-存储-加工-包装“全程不落地”生产与品牌化营销。目前,我市已建成粮食烘干集成精米加工中心2个,分别位于花桥镇天福生态园、淀山湖镇永新村,总加工能力2.5吨/小时。下一步,市农机部门将着力抓好试点示范,通过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周边区镇、基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七是新型绿色智能装备不断发展。围绕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项目+基地”建设,加强绿色智能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积极开展智能辅助驾驶农机装备(拖拉机、插秧机)、侧深施肥插秧机、水田物理除草机、植保无人机、遥控植保机、农机远程监管信息平台、翻转犁、秸秆还田机等绿色智能装备的试验示范工作,切实加快推进传统农机向绿色智能农机的转型升级,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科技含量。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2007-2018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主办: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苏ICP备190016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