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首页 > 市县工作 > 正文
宿迁:2024年秋播麦田杂草防除技术意见
时间:2024-10-16 来源: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关闭本页

近年来受耕作制度改变、小麦播期推迟、杂草抗药性提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宿迁市小麦田杂草危害呈上升趋势 ,对小麦生产构成一定威胁。为切实提升麦田杂草防控水平,保障小麦绿色优质安全生产,现制定2024年秋播麦田杂草防控技术意见。

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田杂草防除要以水旱轮作、旱旱轮作等绿色生态措施为基础,以土壤封闭处理为重点,以杂草茎叶处理为补充。

1、绿色生态控草技术

充分利用农业措施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杂草发生的生态环境,控制杂草发生基数。一是优化布局,合理轮作。要因地制宜统筹周年种植布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对上年草害严重的小麦田改种蔬菜、油菜等作物。合理轮作换茬,可以减轻小麦田杂草发生基数,压缩重草田面积。二是深耕整地,完善沟系。小麦播种前,深翻(深旋)整地,将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杂草种子不能萌发出苗(或晚出苗),减少当季杂草发生量;完善田间沟系,保证墒情,降低除草剂药害风险;清除田边、沟渠杂草,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加强对耕翻、整地、收割机械的清洗,阻止杂草种子传播扩散。三是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小麦种子检疫,推广商品麦种,降低自留种比例,防止麦种混杂杂草种子;适期播种,为冬前土壤封闭处理争取时间;合理密植,提高小麦个体与群体竞争力,抑制杂草生长。四是加强田管、培育壮苗。播后镇压,提高土表平实度,增加土壤封闭防治效果;秸秆覆盖,减少并推迟杂草发生;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杂草密度;合理运筹肥水,培育壮苗。

2、封闭化除技术

封闭除草不仅在用药时间上可争取主动,而且封闭除草药剂成本低、杂草无抗性。麦田化除要重点推广土壤封闭除草技术,提高抗性杂草防除效果,减轻后期除草压力。

在小麦播后苗前,使用异丙隆、吡氟酰草胺、丙草胺、丙草·异丙隆等土壤封闭除草剂,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用水量要适当加大,以亩用水量 30-40 千克为宜。

3、茎叶处理化除技术

①小麦齐苗期“封杀”结合。使用具有封杀双重作用的除草剂,如氟噻·吡酰·呋、吡酰·异丙隆、异隆·丙·氯吡等进行“封杀”一次性除草,既可防除未出土的杂草,也能控制刚出苗的杂草,省工省药,以亩用水量以20-30 千克为宜。

②小麦3-5叶期茎叶处理。根据田间残留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禾本科杂草宜选择精唑禾草灵、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唑啉·炔草酯、啶磺草胺、异丙隆、氟唑磺隆等单剂或复配制剂;阔叶杂草宜选择氯氟吡氧乙酸、 4氯、唑草·苯磺隆、苯·唑·甲钠、双氟·唑草酮、双氟·氟氯酯、啶磺·氟氯酯、氟吡·双·唑酮等单剂或复配制剂,禾阔混发杂草可选择适合混配的禾本科除草剂和阔叶草除草剂混用进行杀灭。茎叶处理用水量要适中,水量太大易造成流失,水量太小易导致喷雾不匀,以用水量 15-20 千克为宜。

二、确保科学安全使用除草剂

小麦田杂草防控要坚持草害控制与农药减量相结合、防治效果与安全用药相结合,做好除草剂的科学使用。

1、确保有效性。依据田间草相,坚持不同作用机理或不同杀草谱的除草剂合理混用,选择针对性强的高效除草剂配方施药,以提高防控效果。对杂草已产生高水平抗性的药剂品种要暂时禁用或限用,选用其它的除草剂品种。

2、确保均匀性。选用安全高效的自走式植保机械或电动喷雾器等喷施除草剂,避免因“跑、冒、滴、漏”造成药液浪费,以保障施药的均匀性和着靶率。

3、确保精准性。选择最佳适期。防除禾本科杂草掌握在冬前或早春杂草齐苗后进行适期防治,春季阔叶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前用药,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

4、确保安全性。麦田除草剂的安全性受施药时天气条件影响大,一般要掌握在气温 5℃以上时用药,否则易导致小麦药害。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要做好劳动保护,保证人身安全;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推广使用大包装农药,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水平。

三、积极开展技术宣传与指导

一要加强宣传发动。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短信、微信等媒体和明白纸等多渠道宣传麦田杂草绿色防控理念和除草关键技术,动员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种植主体科学除草。

二要加强技术指导。要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农药经营人员和广大农户,推广小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针对麦田除草剂特点,指导农民掌握新型除草剂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适期施药,严防药害。

三要加强示范引领。各地要充分发挥草害综合治理示范区作用,展示农业措施的生态控草效果,示范化学除草新产品、新技术,提高麦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覆盖率和农民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扩大小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的影响力,提升麦田杂草防控效果。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2007-2018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主办: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苏ICP备190016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