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首页 > 市县工作 > 正文
扬州市发布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意见
时间:2023-05-08 来源: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关闭本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2022年在扬州市杂交稻种植区发生范围有所扩大,并呈现出见病早、分布广、局部危害重的特点,综合气候条件、品种布局等因素,今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风险仍然较大,为切实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扩散与危害,做好防控工作,保护扬州市水稻生产安全,制定防控意见如下:

一、防控目标

强化落实检疫监管、全面监测、应急处置、综合防控等措施,推行药剂浸种、带药移栽、及时封控、农业防治等技术,确保新发疫情早发现、早处置,零星疫点予以铲除,疫情发生区逐步压控发生范围,减轻发生危害,确保疫情不恶性扩散。

二、防控技术

1、检疫措施。一是产地检疫。植物检疫机构要指导种子生产者在无疫情发生区域生产种子,2022年发病田块坚决不得生产种子;要求种子生产单位种植前申报产地检疫,提供种子来源及受检情况;严格按照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开展田间检疫,逐田踏查,确保调查频次和面积。二是市场检疫。对外地调入的水稻种子,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加强对水稻种子经销市场的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无证调运行为。必要时对可疑种子或疫区进入的种子进行抽检复检,杜绝带菌种子销售。三是疫情处置。发病田块坚决不予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并依照《植物检疫条例》相关规定监督生产者及时处置疫情、销毁染疫种子或改变用途。对新发疫点,要全力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铲除,及时开展种子溯源监管。

2、农业防治。有条件的疫情发生区可推广水旱轮作或

种植较耐病品种;上年的新发疫点坚决予以改种;发生区积极推行土壤深耕;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做好健身栽培,配方施肥、浅水勤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阻止病菌扩散。

3、种子处理。杂交水稻种植区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要全面推行药剂浸种。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开展集中统一浸种。可用20%噻唑锌200~400倍液常温浸种36~48小时后催芽播种;或使用40%三氯异氰尿酸300~600倍液浸种12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

4、药剂防治。疫情发生区或风险区在秧苗移栽前喷药进行预防,做到带药移栽;大田出现病斑及时施药防治,并对周边区域扩大范围施药保护。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噻霉酮、氯溴异氰尿酸、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等,交替轮换使用,用足药量水量。对大田的发病中心应由外而内进行喷药。台风、暴雨后要及时进行补治。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与调查。各地要充分发挥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的监测预警作用,开展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要全面普查,增加调查频次,特别台风暴雨后的易感病阶段,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监测调查,查见疑似疫情及时采样送检,疫情确认后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随意向外发布疫情,对发现的疫情要迅速指导组织防控,确保疫情不扩散、不蔓延。

2、加强宣传培训与指导。要多渠道宣传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性,普及防控知识,通过宣传培训让种子经销企业做到带证调运,让农民购买有证种子,在疫情风险区重点宣传药剂浸种对控制病害的重要性,培训种子药剂处理技术要点,提高防控水平。积极开展新药剂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建设防控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防治水平。

3、加强防控试验与示范。积极开展种子处理技术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筛选高效新药剂新技术;建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示范区,举办现场观摩,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科学用药、绿色防控,全面提升病害防控水平。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2007-2018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主办: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苏ICP备19001615号-1